有人說:“素質是青少年進一步生長與發展的基礎,它是青少年綜合發展的合金。”
我們需要培養青少年什么樣的素質?
也許下面這些綱領式的文字可以給我們有益的啟示;
世界教育論壇《達喀爾綱領》提出:每個兒童、青年都應當在教育中學會認知,學會做事,學會共
同生活和學會共同生存。
《國內外教育信息》顯示:21世紀人才素質結構包括獨立的人格意識,合理的知識結構,頑強的意
識,良好的道德品質,勤奮踏實、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,團結協作的精神與協調指揮的能力,優秀的創
造思想品質等20個方面。
新加坡學生公民教育的宗旨如下:使學生認識個人作為公民與家庭、鄰里、社區的關系,培養積極
的態度和價值觀,從而為改造社會做出貢獻;培養學會批判性思想的素質及解決問題的技能,使他們能
用客觀的態度去分析社會政治問題,并能做出合理的判斷。
人民日報文章《社會都要關心支持教育事業》呼吁: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,幫助和指導學生養
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,使他們能夠處理好在學習、成才、擇業、人際交往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
問題。
團中央發起實施的《新世紀青少年素質訓練計劃》推出青年素質訓練營,今年暑假已開始在北京、
昆明、哈爾濱、宜昌舉辦以“環境與生存”為主題的青年素質活動,其他項目的活動也在全國陸續展開
。此活動是團中央推出的新世紀青年素質的訓練計劃的一部分。該計劃根據新世紀對青年的素質要求,
適應我國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,依托全國青年活動陣地,以促進青年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
,以提高思想素質、科技文化素質、勞動技能素質、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展開對青年的素質訓練。
社會各界都認識到:教育的真正指向是學生素質的提高。塑造健康人格,學會學習,學會生存。使
青年擁有一個幸福的成功的人生。
顯然,共知已經達到。
遺憾的是,至少到目前為止,在絕大多數地方,這樣的共識卻并沒有變為現實。問題很明顯,我們
有很強烈的開展素質教育的愿望,可往往做不到,也不知道怎樣做到。
這種尷尬的局面表明,社會在呼喚一種:
實踐性的素質教育理念和操作性的素質教育方式方法。
發表評論